|
7天魚塘變“平地” !這項工藝可以“變廢為寶”“路基承載力:150千帕(標準:100千帕),滲水系數10的負5次方……符合淤泥固化路基標準!3月17日上午,在226省道玉環城區連接線工程河塘路段,經過專家組一行的現場勘驗,淤泥原位固化修復新工藝得到專家們的一致認可,這項新工藝走在浙江省前列。 據了解,淤泥原位固化修復工藝是指通過將特殊配比的土壤固化劑注入軟土,使軟土下的淤泥原地快速脫水并凝固,形成復合穩定基層,從而達到淤泥原位固化修復的效果,既環保又降本提效。 在現場,記者看到,施工路段正在進行雙幅作業:一邊是剛剛完工的嶄新路基,表面平整且堅硬;另一邊,一臺挖掘機正對軟基進行“松土”,另一臺挖掘機則通過操控強力攪拌頭,將固化劑注入軟基下的淤泥。 “這片原先都是魚塘,我們將魚塘里的水抽干之后,再經過原位固化修復工藝,現在已經達到硬化標準,造價省下3000多萬元! 就用料方面而言,按照原先的工藝,軟基要用砂礫石進行回填,現在利用海涂圍墾的淤泥直接原位固化,突破材料限制,減少了礦產資源的使用。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樣一個“大工程”,在用工、用時方面也非常省!耙惶煳覀円粋班組3個人就能完成3000立方米,即便小雨也能照常施工,7天后路基就可以正常走路!睆埡嘈裾f,按照傳統工藝起碼要6至8個月的沉降期,然后再進行回填,耗時起碼10個月至一年。 目前,該工藝不僅在S226省道玉環城區連接線施工項目中進行試點,同時在玉環干江濱港工業城道路施工和下水管廊固化支護工程項目、南灣智谷·玉環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項目、一級公路玉環市東海大道道路施工項目,以及頭門港產業園區路基施工項目、天津東疆東部海岸線基礎設施環境提升生態修復工程等省內外重點工程中實際應用,且成效明顯。 專家們表示,淤泥原位固化修復工藝是路基施工領域的一次技術創新,尤其現在國家提倡“無固廢”城市理念,這項新工藝在綠色、環保方面,體現了資源可再生利用理念,在浙東南地區具有極大推廣意義。 “原先,淤泥廢土要運到集中點進行統一焚燒、填埋,還有軟基處理加固也要花很大成本,F在,通過原位固化技術,將廢土作為路基填料,可以說是‘變廢為寶’,達到環保的目的!迸_州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張里奇說道。 據悉,該工藝還可廣泛應用于新建(改建)公路、機場、隧道、橋梁、重型工廠工程的基層建設,在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中有廣泛應用前景。 作者:王敬 徐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