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泥如何處理?軟土原位固化修復系統來幫忙公路、橋梁、港口等基礎建設關乎國計民生,“要想富先修路”這句俗語流傳至今仍然適用。然而在基建領域有一個困擾工程隊多年的難題---施工地的污泥如何處理。 最初的施工隊往往采用挖掘的方式,將污泥清理出去,但該方式只適用于小規模的項目工程,且成本高會造成二次污染。隨著技術發展,施工隊想到了用膠結、加筋等方式將污泥固定在原位,但它存在固化效果差的缺陷。直到今天,一項新技術“軟土原位固化修復系統”的出現,順利解決了該難題。 軟土原位固化修復系統的二三事 該系統是一種利用土壤固化劑材料將污泥就地固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建設的新型施工方案,相較于傳統污泥處理方式它具有眾多優勢。 優勢一:固化劑與污泥就地混合 固化劑與施工地污泥就地混合,將污泥固定在原來位置,這既為整個工程項目節約了成本,又可起到避免二次污染、保護環境的作用。并且固化劑的配比設計十分科學,其配比會根據項目具體要求、施工地污泥性質以及固化效果等進行個性化定制,真正實現了固化效果最優而成本最低的目的。 優勢二:自動化操作平臺的加持 軟土原位固化修復系統的操作是由智能配比工作臺完成的,即通過電腦系統將固化劑按特定比例調配攪拌,并壓力輸送到攪拌頭。該后臺能預先設定固化劑的配比值、壓力值、運輸速率等數值,配合一鍵式啟停設計,大大提高了固化系統操作的便捷性,使得大規模污泥處理項目也能輕松應用該系統。 除此之外,施工過程中有GPS的加持,能有效監控施工系統,幫助控制工程的進度。 優勢三:攪拌頭設備的助力 攪拌頭是該系統的行動者。在施工過程中,攪拌頭與地面須呈垂直狀態,以保證固化劑地順利輸出。還有一點要提到,攪拌頭順時針轉動時為向下運動,反之則為向上,且向下運動時,要確保攪拌噴頭處的旋轉葉片能排空兩端的污泥、形成真空,只有這樣固化劑才能注入污泥當中。 攪拌頭安裝的刀片分為標準型、Γ型和齒型三種,其中標準刀片用于軟泥,Γ型刀片用于淤泥,齒型刀片用于沙土硬土,完全滿足項目的多種需求。 軟土原位固化修復系統的應用 在簡單了解了該系統后,下面介紹一下它的實際應用場景。 場景一:污泥原位固化;如杭州灣高速公路灘涂軟土原位固化項目,共用到九套設備,施工規模為四十萬立方周期為五個月,固化后其施工便道硬度增強能承重100t-200t的起重機。 場景二:污染土壤修復;如辛集市馬莊村污泥場地修復項目,該工程用到一套設備兩個攪拌頭,施工達三十萬立方,修復后的土壤可用于農作物種植,很好地保護了該區域的環境。 目前該系統已參與到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和區域發展項目中,最大施工規模達到100多萬立方。其中國家重點工程包括連云港徐圩新區干散貨運送棧橋一期項目、廣州汕頭高速公里路基固化項目等,區域工程包括紹興玻璃廠地基固化項目、玉環干江濱港工業城地基固化項目等。除此之外該系統還在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方面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